4新闻中心
您的位置:首页  ->  新闻中心  -> 公司动态

自动组装机:自动化将成为国内主要发展趋势

文章出处:公司动态 责任编辑:东莞市景航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发表时间:2021-10-31
  

随着人力成本增加,中国将前所未有的热忱投向了自动化行业。机器人、3D打印目前都是自动化行业的焦点,但是受限于各种不利因素,虽然发展前景良好,但是仍存在许多不足。

自动化又称电控或工控,几乎有电的地方都会用到,在专业人员眼中这几乎可以算是一个古老的行业。事实上,从农业、工业到服务业,自动化在现代工作生活中几乎无处不在。

然而,近两年来,自动行业两个财富故事再次搅乱了巨大的资本市场。

首先,“机器人总动员”成为制造业发展的趋势。

另一个故事3D打印则来源于去年风靡一时的两段论述。“3D打印有可能变革我们生产一切产品的方式奥巴马在2月12日的国情咨文演讲这样阐述。随后,《经济学人》则用专题论述”3D打印机带来第三次工业革命“。机器人总动员一台简单的搬运机器人,其成本相当于3年的工人工资,而寿命在10年以上。成本导向的技术升级在中国有巨大的市场空间。

据统计,目前中国国内市场上已有5万台左右工业机器人在服役,从工业机器人密度(制造业中每万名生产工人占有的机器人数量)来看,我国的机器人市场远未达到发达水平。

在绝对数量上,中国的机器人数量仅为日本的18%、德国的35%;在工业机器人应用最多的汽车产业,每万名工人中机器人数量只有90台,而日本有1600多台,美国有800多台。

业内人士认为,机器人产业将是继汽车、计算机之后出现的新兴的大型高技术产业。“十二五”是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关键转折点,市场需求也将呈现井喷式发展,工业机器人的需求量将以每年15%~20%的速度增长。

“现在全球工业机器人均价30多万,即使假设未来均价25万元,那么我国制造业对应的工业机器人本体市场规模接近380亿元,算上系统的话,对应的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1140亿元。”国泰君安分析师吕娟认为,本土企业在工程师红利支持下,至少有数十倍的成长性。

即使长路漫漫,但资本市场的自动化故事早已高潮迭起。市场反应平淡,机器人的故事显然比重组的故事更有趣。

市场的热捧映衬的却是国内企业的尴尬。中国本体制造企业35家,其中内资26家。2012年国内工业机器人企业年产量均小于500台。2012年本土品牌机器人销量仅1112台,独资及合资品牌销量高达25790台,市占率分别为4%和96%.

因此,不同厂商对自己的定位不同,因此也会采取不同的市场策略,抓住细分市场更加重要。

机械行业群雄并立,然而创业板上市公司机器人却在去年脱颖而出,全年股价上涨52.15%,其间实现净利润2.08亿元,同比增长30.3%,成为机器人行业的龙头企业。

技术支持:东莞网站建设
咨询

电话

贺先生

135-3727-2926

热线

座机热线

0769-81239606

微信公众号

微信

微信公众号

手机站

手机站

手机站